自2013年至今,十余年光阴流转,李震震从传统测量一线的“新兵”,逐步蜕变为航测方面的核心骨干,以扎实的技术能力扛起了百余个项目的重任。荣誉为碑,实干为径,他以日复一日的坚守,恪守着专业初心,诠释着岗位赋予的责任与担当。
他的成长,是一场“地面”与“空中”的跨界转型。2013年刚入职时,他扎根传统测量一线,无论是烈日下的实地放线、暴雨后的地形复核,还是深夜里逐组核对测量数据,始终以“精准无误差”为标准。这份严谨与细致,让他在2014年公司布局无人机航测新业务时,被选派赴武汉接受系统培训。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,他开启“白天实操练技能,晚上复盘学理论”的高强度模式。培训结束后,未及休整便直奔南阳项目现场,正式开启航测生涯,更在后续5000余架次的飞行任务中,实现“零飞行安全事故”的亮眼成绩。
“既要守好安全底线,更要在技术上敢啃‘硬骨头’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无人机组装调试曾是他最陌生的领域,为打破技术瓶颈,他主动申请参与设备组装维护工作——从熟悉无人机零件结构,到抱着技术手册逐页钻研原理,再到跟着资深技术人员反复练习组装步骤,哪怕是一颗螺丝的拧紧力度、每个零部件的精确调试,都要亲自认真验证。凭借这份“钻到底”的韧劲,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固定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技术,更凭借对细节的极致把控,让每一台组装完成的无人机都能快速适配项目需求。
今年,面对突发山火,他接到公司领导指令后,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。抵达后,他顶着高温与浓烟,操控无人机升空获取火情影像,通过实时传输的热成像数据,精准标注出火点位置、火势蔓延方向及被困区域,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山火扑灭后,公司领导发现传统农业无人机灭火时水流呈雾状,难以应对高强度火情的问题。他随即与部门人员对无人机平台进行供水系统改装,经过10余次改装测试,灭火效果得到显著提升。这一成果在后续的“512防灾减灾”展会上得到相关领域人员的高度评价,也为公司拓展应急救援业务奠定了基础。
十余年深耕,他从传统测量的“地面行者”,到航测领域的“空中卫士”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。他用5000余架次的安全飞行记录、100%合格的项目成果,践行着对中纬事业的承诺,也成为公司“专业、务实、创新”理念的生动写照。未来,他仍将在航测道路上继续前行,以技术为笔,以担当为墨,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