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温夏凊

田慧杰
2025-08-05

“冬温夏凊”四字,初听只道是节候流转中的寒暖交替。然而细看字里行间,却分明嵌着“父母”二字——原来这恒常节律里,深藏着一份古老而滚烫的托付。

古人造字,心思何其精微。冬日严寒,“温”字便如一双温暖的手掌,轻轻焐热了父母冻僵的指节;夏日酷烈,“凊”字便似一片青翠的竹席,悄然为双亲拂去难耐的暑气。自然的凉热终可凭器物调节,而人心之冷暖,却非如此简单。

这温度,从汉代少年黄香的小小床榻弥漫开来,流过魏晋风骨,浸润唐宋文章,最终滴入寻常巷陌的烟火人间。我忽而记起幼时家中情景:冬日母亲织毛衣,总先为祖父打一件厚实的;夏夜院中纳凉,那把最大的蒲扇,永远在祖母手中缓缓摇动。父母以无声之行,在我心田栽下“冬温夏凊”的种子——原来孝道并非悬于高堂的教条,而是流转于血脉的温度,是寒冬里递上的一杯热茶,是盛夏时切好的一牙凉瓜。

如今科技昌明,空调暖气早已将四季熨得平整。我们以指尖轻点屏幕,便可为父母送去衣食丰足。然而那“温”与“凊”的真味,却可能被恒温的舒适所稀释。真正的冬温夏凊,不在器物之便捷,而在心意之诚笃。它是父亲肩周炎发作时,你轻轻揉按的那双手;是母亲午睡时,你悄然拉拢的那面遮阳帘。孝心如水,终究要流淌在具体而微的关切里。
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自然界的冬夏轮转如同天地的呼吸,而“冬温夏凊”则是嵌入这呼吸中的人性节律。当我们在寒冬为父母披上暖衣,在炎夏为父母摇动清风,我们便是在这永恒流转的时空中,刻下了属于人的温度——那是一种足以让岁月动容的温柔抵抗,在冰冷的宇宙法则间,为生命捧出微小却倔强的暖意。

此“温”与“凊”,原是天地间最古老又最新鲜的功课,是血脉里永不冷却的泉流。


分享